“在哪里掛號?隊伍這么長!”“我不會擺弄手機,咋預約?”“報告單到哪兒取呀?”……相信有很多老年人在門診看病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近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醫院了解到,各大醫院的人性化關懷都在逐步升級,老年人就醫越來越便利。醫院從細節出發,推出了相應的為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加溫馨便捷的就醫體驗。
昨日,記者在大連市友誼醫院看到,醫院專為70歲以上無家屬陪伴的就診老年人提供手機App、網絡、電話、現場等多種預約掛號途徑,保留老年號源,預留當日各科室普通號源,避免老年人就診時出現無號可掛情況。預留號源用盡后,如仍有老年人需要就診,醫院會協調就診科室臨時增加號源,盡全力保障老年人就醫通暢。此外,該院還設有“老年人專用服務窗口”,為7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專窗掛號及繳費服務,“專窗專用”減少老年人排隊等候繳費時間,并就近設置老年人專屬候診椅。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有專職志愿者為其提供幫助。
“一體多病,病情復雜隱匿是老年患者最大的特征。所以,老年患者往往輾轉在醫院各個科室就診!贝筮B市友誼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鄭文旭介紹,醫院開設了老年病門診,老年人就醫再不用奔波折騰,一個門診看多種疾病,打破了單一病種就醫模式。老年病科也通過多學科團隊的綜合評估,將老年人的多個健康問題“協調統一、整體優化”,為每一位老年人提供個體化治療方案,減少重復用藥。這種以共病管理、多重用藥管理為核心的診療方式,給予老年人極大的就醫便利。
記者從大連市衛生健康委獲悉,為加快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不斷優化老年人就醫環境,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市衛生健康委扎實推進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近年來,我市各醫療機構提升服務質量,將老年友善服務深入到醫院的各個角落:改善友善服務,健全完善電話、網絡、現場預約等多種掛號方式,開通老年就醫綠色通道,強化住院老年患者高風險篩查和老年綜合征評估與干預;強化友善管理,建立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運行機制、技術標準、教育培訓和分級診療制度,提升規范化管理;創建友善文化,強化關愛老年人文化建設,扎實開展敬老健康教育和義診活動,提供導醫、陪伴等志愿服務,用尊敬的態度、易懂的語言開展親情服務;優化友善環境,加大適老化設施改造和無障礙建設,設置老年分診臺及座椅,提供老花鏡、輪椅等輔具設備,極大方便了老年人看病就醫。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0家公立綜合醫院(含中醫)、康復醫院、護理院、基層醫療機構被評為省級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創建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到2022年底,全市80%以上的綜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更好地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