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勞模簡介:劉奎,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裝卸事業部鉚焊一班班長,共產黨員,高級技師,大連市總工會“勞模工匠創新智庫”核心成員,大連市勞模創新工作室、大連市技能大師和遼寧省職工創新工作室領創人。曾先后榮獲“大連市優秀青年技工”、大連市勞動模范、大連市第九屆“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十佳個人”“遼寧省優秀班組長”等多項榮譽。今年榮獲遼寧省勞動模范稱號。
勞模金句
時勢造英雄,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大連重工裝備人,立志要用精益求精的“繞指柔”打造大國重器的“百煉鋼”。
劉奎是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裝卸事業部鉚焊一班的班長。隨著企業的發展,劉奎所在的班組主要承接新、難、復雜產品,以及應對制造中出現的焊接變形、尺寸超差、工期緊張等突發情況。特別是出口澳大利亞的項目,標準嚴、生產難度大,須嚴格按照澳大利亞的標準設計制造。劉奎所在的班組就負責該項目中塔架鋼結構的制造任務,其構件加工面多孔多,類似產品劃線后往往都有部分返修、尺寸超差問題。劉奎白天工作,晚上回家研究圖紙。想好組焊方案后,常常利用工余時間組織攻關小組進行討論,最終采用“變換基準組立法”將組焊的順序安排得井井有條,成功將塔架尺寸修形到監造要求的誤差范圍內,保證了結構件的質量要求和下道工序的計劃工期。
2021年翻車機端環批量增大,劉奎的班組承擔了公司90%的端環制造,他提出了“優化翻車機端環鋼結構組焊工序”建議,形成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操作法。該操作法在車間廣泛使用后,僅當年就為公司節約費用30余萬元。
公司研制的世界首套集裝箱翻車機的關鍵部件端環,探傷焊縫多,焊接量不對稱,焊后變形大,不易修復。劉奎與團隊認真研究后發現外環焊接量大,若按原圖紙制造,焊后可能尺寸超差,研討后采取了先向中心尺寸外放10mm反變形量,并合理控制焊接順序的辦法,最終一次性劃線合格,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生產周期。
排土機履帶走行裝置中履帶鏈節為特殊材質,單臺份數量較多,傳統制造周期長,焊接難度大,焊后變形大且修型困難。劉奎提出的“鏈節焊接變形控制操作法”,打破了老的制造方法,采用預制反變形,調整焊接順序,實現了連續焊接、探傷合格率高、焊后不用修型、一次劃線合格等優點,更利于實際操作和提高生產效率,每年可節約費用12萬元。此操作法因此獲得大連市職工“絕招、絕技、絕活”及先進操作法稱號。
在出色完成班組生產任務的同時,劉奎還注重加強班組管理。他充分利用每天的班前會,做好安全、質量、生產各項任務分解,進行“三講三檢”,做好安全生產教育工作,實現了班組規范化管理和現場定置管理。在他的帶領下,班組榮獲集團公司2010年度、2016年度和2018年度“四過硬”班組稱號,在每年集團開展的“質量改善”活動中多次被評為“優勝班組”并獲得流動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