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蘇聯莫斯科近郊納羅法明斯克鎮五一村的鄉間一棟別墅召開!俺鱿髸拇砉142人,其中有選舉權的代表84人!边@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在國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也是黨的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國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那么,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大會,為何要在蘇聯召開?六大代表北上,又和大連產生了怎樣的聯系?
嚴峻形勢 我黨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集團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4月28日,占據中國北方的奉系軍閥張作霖將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殺害于北平。7月15日,中共五大閉幕后僅兩個月,在武漢以汪精衛為首的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也對共產黨人大開殺戒。一時間,全國腥風血雨。
據不完全統計,從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殺害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達31萬多人,其中共產黨員2.6萬余人。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持續3年多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以失敗告終,我黨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中共中央原黨史研究室研究員、法學博士姚金果有撰文對這一段歷史是這樣寫的:“大革命失敗后,全國處于嚴重的白色恐怖時期。中國共產黨內部一度因此產生了混亂。一些人面對異常艱難的革命局面,表現出消極、動搖,甚至逃跑變節……在各種反動勢力沉重的打擊之下,中國共產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黨員人數一時由近6萬人減為1萬人左右。與此同時,黨內又產生了悲觀失望的取消主義和急躁冒險的盲動主義錯誤!敝泄仓醒胍财惹邢M軌虻玫焦伯a國際的及時指導,遂決定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此意見經報共產國際后,據《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記載:“1928年3月,共產國際來電同意中共六大在蘇聯境內召開”。
五大匯報 第三條線路與兩地黨組織有關
1928年4月2日,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開會,研究召開六大的問題。會議還確定了黨的六大代表北上蘇聯的三條交通路線:一是由上海乘船到海參崴。上海至海參崴之間的海路,由于是蘇聯商船經營的,上船后比較安全。但是,走這條線路需事前到國民黨控制的國民政府辦理護照,審查身份時容易暴露,存在著較大風險;二是在歐洲的代表可以由歐洲直達蘇聯;三是國內的代表由上海乘船到大連,再由大連乘火車到哈爾濱后去蘇聯。
這第三條線路的確定與大連、哈爾濱兩地黨組織有關聯。事情要從黨的五大說起。1926年10月,黨中央通知原隸屬中共北方區委的滿洲(東北)地區的南滿(大連)地委、北滿(哈爾濱)地委,改為隸屬黨中央領導,并指定大連地委書記鄧鶴皋、北滿地委地委書記吳麗石作為滿洲地區黨組織的代表,參加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漢召開的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7年4月,鄧鶴皋到武漢后,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譚秋接待了他,鄧鶴皋匯報了大連黨組織的工作情況,引起了陳譚秋的注意。同月,吳麗石在去武漢開會的途中,先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被黨中央任命為東三省特派員。正當他準備去武漢參加黨的五大會議時,得悉哈爾濱黨組織遭敵破壞,中途返回處理此事,決定改由北滿地委軍事委員胡步三和時任《哈爾濱日報》社總編的穆景州出席黨的五大會議。
黨的五大召開期間,陳譚秋向周恩來匯報了東北地區南、北滿地委的工作情況,引起了周恩來的重視,決定會后召開一個專門會議,聽取南北滿地委的詳細匯報,研究滿洲地區黨的工作。
5月18日至19日,黨中央在武漢鮑羅庭公館(今武漢文體局辦公樓)舉行了專門聽取、研究東北三省黨的工作會議。會議期間,鄧鶴皋向黨中央匯報了大連地方黨、團工作和工人運動情況。大連黨組織自1926年1月15日成立后,在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里,黨組織不斷地發展壯大,黨員人數已由9人發展到黨的五大開會前的230人。黨領導的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發生在1926年的大連四二七福紡工人大罷工,將大連的工人運動推向了高潮;報告了1927年春節期間,鄧鶴皋到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后,遼陽、鞍山、營口、奉天(沈陽)、撫順等南滿地區黨組織主動與大連黨組織建立了關系,以方便和黨中央建立聯系的情況;介紹了大連與黨中央所在地上海的海上交通便利,尤其是經營往來兩地之間海上運輸的,是設在大連的日本輪船公司,盡管國民黨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反共問題上有相同的指向,但是由于各自的利益不同,相互間摩擦、沖突不斷。因此,在上海上船后,國民黨特務基本上是鞭長莫及。
哈爾濱地委胡步三、穆景州也在會上介紹了哈爾濱黨組織的情況。哈爾濱黨組織成立于1923年10月,時稱中共哈爾濱特支。1926年初,中共哈爾濱特支改為中共北滿地委。中共北滿地委成立后,吉林、牡丹江、雙城、柳河、臺安相繼建立了黨組織,北滿地委還建立了通往蘇聯的紅色交通線路。在聯共布(蘇聯共產黨)的支持下,中共北滿地委在滿洲里、綏芬河、哈爾濱建起了中蘇間往來的交通站。其后,聯共布在這三個地方也建起了與北滿地委交通站相對應的交通站。兩黨的交通站相互配合,時常掩護中方人員過境。兩黨三地的交通站,組成了一條往來中蘇邊境的紅色交通線。
遭到破壞 紅色交通線仍順利聯通
南北滿地委的工作匯報,引起了黨中央高度重視。會后,黨中央秘書長蔡和森通知鄧鶴皋,中央常委決定組建中共滿洲省委,統一領導東北地區黨的工作。由大連地委書記鄧鶴皋任滿洲省委書記,負責滿洲省委的籌備工作。并決定改中共大連地委為中共大連市委,直屬中共中央領導。鑒于大連工人運動狀況和大連與黨中央所在地上海的海上交通聯系便捷,中央還決定:在大連成立中共中央聯絡局。6月12日,中共大連地委在中華增智學校召開干部會,傳達五大會議精神,宣布中共大連地委改為大連市委,書記鄧鶴皋。10月,由于大連黨組織遭到第一次嚴重破壞,鄧鶴皋及49名黨團員和革命群眾被捕,籌建滿洲省委的工作因此擱淺。
滿洲省委的建立被擱置了,但是,五大會議后,南北滿地委在武漢向黨中央匯報的可以建立從上!筮B—哈爾濱—綏芬河—滿洲里—蘇聯之間交通線路問題,給黨中央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便有了大多數黨的六大代表,確定并選擇了從上海出發,經大連、哈爾濱至綏芬河、滿洲里到蘇聯的北上交通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