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 id="0ewde"><rt id="0ewde"></rt></u>
<b id="0ewde"></b><tt id="0ewde"><s id="0ewde"></s></tt>
<b id="0ewde"></b>

背景: #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認  
閱讀文章

張洛書:創辦“志成書房”開展地下斗爭

[日期:2021-08-24] 來源:大連日報  作者:劉功成 [字體: ] [打印]

  張洛書(1905-1946),本名張藝賓,出生于山東省廣饒縣。1923年,經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介紹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7年加入共產黨,先后擔任中共濰縣縣委書記、高密縣縣委書記等職。1928年春,他在高密被捕,黨組織營救他出獄后派他到蘇聯學習。在去蘇聯途中行至赤塔時,他肺病復發,不得不返回奉天(沈陽)治療。1930年冬,張洛書出任中共奉天市委書記!熬拧ひ话恕笔伦兒,中共滿洲省委調任他為中共大連特支書記。

  張洛書化名劉景新,在沙河口劉家屯泰山街251番地(今民權街161號)開辦“志成書房”,以教書先生的身份為掩護,白天給小學生上課,晚上辦夜校,對青年工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從中發現和培養黨的積極分子,發展40余名黨員,建立6個黨支部。1932年7月,中共滿洲省委決定將大連特支改為大連市委,張洛書為市委書記。這為處于革命低潮中的大連人民抗日斗爭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年,張洛書幫助碼頭庫房工人張百源組織工友辦起“讀書會”,并親任教員,從給工友讀《英雄淚》《國事悲》等反映民族英雄事跡的進步書籍入手,啟發工人群眾團結起來抗日,使一批碼頭工人提高覺悟,積極開展抗日斗爭。張洛書領導他們編了一首歌謠,號召中國人民起來打倒侵略者:“東鄰有個惡公雞,跑到我們菜園里,啄壞我們的花,踏壞我們的地,當家的出來還不講理。世上竟有這樣的事,怎能叫人過得去!大家快來捉住它,剝它的皮,吃它的肉,才能消我的心頭氣!比藗儗@首通俗易懂的歌謠心領神會,一傳十,十傳百,成為大連人民反對日本侵華斗爭的戰斗號角。

  為方便工作,他把妻子李玉貞從山東接到大連,住在“志成書房”,以掩護他開展黨的工作。書房里沒有鍋灶,他們的三餐大多是吃煎餅就咸菜喝白水。1933年10月,因沒有經費,張洛書無法到沈陽向奉天特委匯報,恰在這時,中共日照縣原縣委委員于冀賢從山東經大連去沈陽。張洛書遂委托其向奉天特委匯報大連工作。孰料于冀賢抵沈后就向日本憲兵隊自首。10月20日,于冀賢帶領日本憲兵到“志成書房”,將張洛書及其妻子李玉貞逮捕。至10月末,大連、旅順各警署共逮捕80多人。日本當局以“違犯治安法”罪名對張洛書判刑10年,關押在旅順監獄。張洛書在獄中肺病不斷加重,但仍堅持斗爭。他堅定地表示:“今生不死,我始終要革命,直到墳墓里!1943年,張洛書刑滿出獄,仍受到日本警察的嚴密監視。

  1945年8月22日,被日本帝國主義蹂躪了40年的大連獲得解放。8月23日,張洛書在自己家里(今西崗區北福興里10號),與唐韻超、朱秀春等失掉組織關系的共產黨員開會研究如何開展工作,決定組織工會。9月2日,大連總工會籌備會成立,張洛書被推舉為顧問。

  10年的牢獄經歷徹底搞垮了張洛書的身體,1946年3月4日,大連市第二屆參議會開幕時,他已臥病不起。見到聘他為參議員的聘書后,回首在大連的15年戰斗歷程,他百感交集,激動地流下淚水。1946年3月14日,剛步入不惑之年的張洛書與世長辭。

閱讀:
錄入:gaogh


上一篇:焦裕祿在大連工作的日子里
下一篇:堅強不屈的革命戰士張敬文
相關文章      
一本无码av出轨人

<u id="0ewde"><rt id="0ewde"></rt></u>
<b id="0ewde"></b><tt id="0ewde"><s id="0ewde"></s></tt>
<b id="0ewde"></b>